小编常看到病例中的影像诊断栏里写着“需结合临床”,眼见未必为实,不信?你看,这两例影像学检查报告告诉你的肠梗阻就不是肠梗阻。
作者:纪光伟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病例1:女,16岁。因腹痛6小时就诊。医院拍腹部平片提示腹部有“阶梯状”液平,诊断为肠梗阻,而到我院就诊。体检: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追问病史,病人有在小摊进食史,伴有腹泻-3次。复阅腹部平片:腹部可见多个小的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测量液平的宽度为厘米左右。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抗炎、解痉治疗后好转。
点评:这是一例因不洁饮食引起的急性肠炎的病例,之所以误诊,除了病史询问不详细外,就是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急性肠炎的病人因为腹泻,肠管内是可以集聚液体的,在X线下也表现为液平,但由于急性肠炎没有肠管的扩张,其液平宽度常小于3厘米,因此,尽管病人表现为“阶梯状”液平,是不能诊断肠梗阻的。
病例:男性,65岁。医院行结肠癌术后第5天,腹胀、肛门没有排气排便,诊断为肠梗阻,准备再次手术探查。我应朋友邀请去看病人,发现病人并没有剧烈的腹痛,仅仅是胀痛,我与管房医生进行了交流,医生依据腹部CT的结果,诊断为肠梗阻,要手术探查。我看了CT片子,确实有肠管的明显扩张和积液;腹部平片也有液平和结肠胀气,液平呈“阶梯样”排列,宽度达4~5厘米。体检:腹部膨隆,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可疑,肠鸣音消失。复习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9.0×/L,中性粒细胞80%血清钾3.0mmo1/L。综合病人的病情,我认为病人目前考虑为麻痹性肠梗阻,暂时不支持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可以观察。最后,家属签字不同意手术,继续非手术治疗。术后第七天,病人肛门排气,排便,肠鸣音逐渐恢复。
点评:该病人从影像学的表现是符合肠梗阻的,但是,如果结合临床,该病人是一个典型的手术后低血钾引起的肠麻痹,不符合机械性肠梗阻诊断的,事实上,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上面两个例子告诉我们,肠梗阻是一个临床诊断,单凭影像学资料是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的。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实际上肠梗阻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有几十种疾病可以引起肠梗阻,肠梗阻也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是临床上常需要鉴别的,因为它们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前者常需要手术治疗,而后者常不需要手术。机械性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四个字:“痛、吐、胀、闭”,就是腹痛、腹胀、呕吐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肠梗阻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来确诊,
本文例1如果仔细询问病史,是一个典型的急性肠炎,但正是医生没有认真的询问病史,一味依赖放射检查,而导致了误诊。如果我们认真的询问病史,是可以问出不洁饮食史和腹泻的病史的;在影像学上遇到液平的时候,一定要测量液平的宽度,只有大于3厘米的液平才有临床意义,如果我们一看见“阶梯样”液平就诊断肠梗阻,或许就会发生误诊。
而例是一个术后因为低钾引起的肠麻痹,严格的说是动力性肠梗阻,也是肠梗阻的一种,但由于其不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常称为肠麻痹。这个病人从影像学上看,是符合机械性肠梗阻表现的,液平的宽度也超过3厘米,但结合临床,病人没有腹痛,有低钾血症,是不能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
因此,笔者认为,单纯根据影像学检查,不结合临床是不能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换句话说,肠梗阻是一个临床诊断,影像科室只能描述其影像学特征,而不要随意做出肠梗阻的诊断,让临床医生去综合判断,这样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上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但是过分依赖影像学检查,也是不可取的。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gongzhuping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小编主治白癜风疾病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grennongye.com/jxcyzz/7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