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1、D
濒死期濒死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
2、A
3、C
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短不一。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
4、C
生物学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
5、A
6、D
正确答案是D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
7、D
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
8、E
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 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2.愤怒期 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宣泄内心的不快,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安抚和疏导,注意保护其自尊心。3.协议期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4.忧郁期 加强安全保护。5.接受期 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
9、B
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10、B
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
二、A21、D
1.否认期 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2.愤怒期 当否认无法再持续下去时,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以弥补内心的不平。3.协议期 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为了尽量延长生命,作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4.忧郁期 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5.接受期 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
2、A
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一)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二)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三)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 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溢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3、C
协议期的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试图通过与他人合作及友善的态度来改变命运,延长生命;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病人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在交谈中,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病人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4、C
协议期的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试图通过与他人合作及友善的态度来改变命运,延长生命;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病人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在交谈中,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病人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
5、A
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一)濒死期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二)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三)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 是最先发生的尸体现象,死亡后因体内产热停止,散热继续,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死亡后尸体温度下降的规律是: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2.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4.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溢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6、D
1.否认期 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2.愤怒期 当否认无法再持续下去时,病人常表现为生气与激怒,产生“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的心理,往往将愤怒的情绪向医护人员、朋友、家属等接近他的人发泄,医院的制度、治疗等方面表示不满,以弥补内心的不平。3.协议期 病人愤怒的心理消失,接受临终的事实。病人为了尽量延长生命,作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出现“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的心理。此期病人变得和善,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能配合治疗。4.忧郁期 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5.接受期 这是临终的最后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
三、B1、1、E
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溢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2、B
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3、A
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2、1、B
尸斑 死亡后血液循环停止,由于地心引力的缘故,血液向身体的最低部位坠积,该处皮肤呈现暗红色斑块或条纹称尸斑。尸斑出现时间是死亡后2~4小时。若病人死亡时为侧卧,则应将其转为仰卧,以防脸部出现尸斑而颜色改变。
2、A
尸僵 尸体肌肉僵硬,并使关节固定称为尸僵。形成机制主要是死亡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即ATP不断分解而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
3、E
尸体腐败 死亡后机体组织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分解的过程称为尸体腐败。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死者生前存在于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各种细菌,可在死亡后在尸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体外细菌也可侵入人体繁殖,尸体成为腐败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尸体腐败常见的表现有尸臭、尸绿等。尸臭是肠道内有机物分解从口、鼻、肛门溢出的腐败气体。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
四、程序见题表
相关专业知识-第一章绪论
一、A1
1、②一般体检测量脉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拇指诊脉
B、病人剧烈活动后立即测量
C、有脉搏短绌,应两人同时分别测量心率、脉率
D、测量部位只有桡动脉
E、测量前不必做解释工作
2、②属于深反射检查的是
A、角膜反射
B、腹壁反射
C、膝腱反射
D、克匿格征
E、提睾反射
3、②粪便镜检白细胞15个/高倍镜视野提示
A、菌痢
B、食管炎
C、溃疡病
D、胰腺炎
E、胃炎
4、②做尿常规检查应留取
A、12小时尿液
B、24小时尿液,加入5ml甲苯防腐
C、新鲜尿液
D、24小时尿液,加入5ml浓盐酸防腐
E、24小时尿液,检查前低蛋白饮食3天
5、②留24小时尿作尿糖定量,标本应加的防腐剂是
A、乙醇
B、甲醛
C、甲苯
D、石炭酸
E、稀盐酸
6、②尿蛋白定量标本瓶内应加的防腐剂为
A、甲苯5ml
B、甲醛5ml
C、浓盐酸5ml
D、稀盐酸5ml
E、石炭酸5ml
7、②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寄生虫病
C、病毒感染
D、皮肤病
E、化脓菌感染
8、②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提示
A、过敏
B、脱水
C、失血
D、感染
E、酸中毒
9、②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为
A、成人5%~15%
B、成人3%~6%
C、成人0.5%~1.5%
D、成人6%~8%
E、成人3%~4%
10、②查血见白细胞核左移应考虑的是
A、病情好转
B、病已痊愈
C、转向白血病
D、缺氧严重
E、感染严重
11、②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应考虑
A、肝硬化
B、肺炎
C、支气管炎
D、哮喘
E、贫血
12、②成年男性正常的血红蛋白参考值为
A、~g/L
B、~g/L
C、~g/L
D、~g/L
E、~g/L
13、②网织红细胞减少,主要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出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14、②能对肾功能进行监测的是
A、血尿素氮
B、黄疸指数
C、中心静脉压
D、凝血酶原时间
E、三P试验
15、②做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前3日的饮食是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无肌酐饮食
D、多纤维素饮食
E、正常饮食
16、②下列哪项检查主要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A、酚红排泄试验
B、尿液常规检查
C、尿浓缩稀释试验
D、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
E、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检查
17、②心电图检查不能反映的是
A、心律失常
B、心肌供血不足
C、心肌坏死
D、心肌受损
E、瓣膜病变
专业知识-第一章绪论
一、A1
1、③肺气肿叩诊音为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过清音
E、实音
2、③脾脏轻度肿大,嘱患者深吸气时,脾下缘在左侧肋下不超过
A、4.5cm
B、3cm
C、5cm
D、4cm
E、3.5cm
3、③皮肤有蜘蛛痣见于
A、肺炎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严重肝硬化
E、肾盂肾炎
4、③正常人瞳孔直径为
A、1~2mm
B、2~3mm
C、3~4mm
D、4~5mm
E、5mm以
5、③意识丧失病人的卧位常为
A、自动体位
B、被动体位
C、患侧卧位
D、端坐位
E、仰卧位
6、③浅昏迷与深昏迷的区别是
A、有无自主运动
B、有无大、小便失禁
C、对声、光的反应
D、是否能被唤醒
E、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及防御反射是否存在
7、③发绀是由于
A、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B、红细胞量增多
C、红细胞量减少
D、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E、毛细血管血流加速
8、③被动体位见于
A、哮喘
B、瘫痪
C、肺气肿
D、下肢水肿
E、肺淤血
9、③蜘蛛痣形成是由于
A、小动脉分支扩张
B、小静脉分支扩张
C、皮下出血
D、深部组织出血
E、毛细血管扩张
10、③为减轻支气管哮喘带来的痛苦应采取
A、被动体位
B、自动体位
C、强迫坐位
D、强迫卧位
E、强迫俯卧位
11、③胃癌常向下列哪处淋巴结转移
A、颈部淋巴结
B、左腋下淋巴结
C、左锁骨上淋巴结
D、左锁骨下淋巴结
E、左腹股沟淋巴结
12、③瞳孔缩小见于
A、阿托品中毒
B、深昏迷
C、视神经萎缩
D、脑疝
E、有机磷农药中毒
13、③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
A、叩诊呈鼓音
B、单侧语颤减弱
C、单侧呼吸运动减弱
D、气管偏移
E、呼气时间延长
14、③病程中突然闻及两肺满布湿啰音,应考虑
A、阻塞性肺气肿
B、急性肺水肿
C、支气管哮喘
D、支气管扩张
E、肺脓肿
15、③胸廓两侧呼吸运动减弱见于
A、肺气肿
B、肺不张
C、肺炎
D、胸腔积液
E、气胸
16、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致
A、水冲脉
B、脉搏短绌
C、奇脉
D、缓脉
E、交替脉
17、③奇脉见于
A、心包积液
B、胸腔积液
C、胸腔积气
D、肺气肿
E、肺淤血
18、③颈静脉怒张及肝颈静脉回流征(+)提示
A、左心衰竭
B、心肌炎
C、全心衰竭
D、右心衰竭
E、心肌病
19、③在剑突下有明显搏动提示
A、左室大
B、肺气肿伴右室大
C、心包积液
D、右房大
E、左房大
20、③脉搏短绌常见于哪种病人
A、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
B、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
C、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
E、心房颤动的病人
21、③巴宾斯基征阳性的表现是
A、腹壁肌立即收缩
B、股四头肌收缩,小腿伸展
C、病人仰卧位,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小腿抬高,膝关节伸达°以内出现抵抗或疼痛
D、足部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
E、病人俯卧位,下肢自然伸直,托起病人头部前屈时,病人两下肢发生不自主的屈曲
22、③浅昏迷的特征是
A、可唤醒,不能正确回答
B、可唤醒,定向障碍
C、可唤醒,乱语躁动
D、不能唤醒,有浅反射
E、不能唤醒,无任何反射
23、③排出黑便的疾病一般为
A、痔
B、直肠癌
C、痢疾
D、上消化道出血
E、霍乱
24、③米泔水样便见于
A、霍乱
B、伤寒
C、肠炎
D、阿米巴痢疾
E、肝炎
25、③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粪便可呈
A、脓血样
B、果酱样
C、柏油样
D、米泔水样
E、白陶土样
26、③尿液呈酱油色提示
A、血尿
B、胆红素尿
C、输液过多
D、尿浓缩
E、误输异型血
二、A2
1、③一昏迷病人由警察送来急诊,故无法询问病史,但病人呼吸时有烂苹果味,可拟诊何病
A、酒醉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脑动脉梗阻
E、癔症
2、③某甲亢病人因自觉心悸,请人协助同时两人分别计数心率及脉率,发现心率比脉率多,这种情况称为
A、水冲脉
B、奇脉
C、脉搏短绌
D、速脉
E、交替脉
3、③男,40岁,近日来头痛、恶心,有时呕吐,无发热,血压20/12.6kPa(/97mmHg),脉搏46次/分,此脉搏被称为
A、脉搏短绌
B、洪脉
C、水冲脉
D、缓脉
E、不整脉
4、③某慢性肝炎病人近日腹部渐膨大,经检查认为已有腹水,支持该诊断的腹部体征是
A、听诊有气过水音
B、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C、触诊有实物感
D、视诊腹部膨隆
E、听诊肠呜音消失
5、③病人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由下向上,脐以下亦由下向上。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
A、门静脉高压
B、上腔静脉回流受阻
C、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D、大量腹水
E、脾肿大
6、③某病人肝炎后肝硬化,近日食欲欠佳,腹胀,体检:腹部有移动性浊音,提示
A、腹水
B、肠胀气
C、腹膜炎
D、胆囊结石
E、胰管梗塞
7、③病人张某,男,52岁,有胃溃疡病史。近日来上腹部疼痛加剧,医嘱做粪便隐血试验。应给病人哪一组菜谱
A、卷心菜、五香牛肉
B、菠菜、红烧青鱼
C、茭白、鸡蛋白
D、油豆腐、鸡血汤
E、青菜、炒猪肝
三、B
1、③A.腹部叩诊移动性浊音B.呕吐咖啡色液体C.脑膜刺激征D.不能唤醒,有浅反射E.昏迷病人呼气有烂苹果味
1、上消化道大出血时
A、
B、
C、
D、
E、
2、酮症酸中毒时
A、
B、
C、
D、
E、
3、浅昏迷时
A、
B、
C、
D、
E、
4、腹部大量腹水时
A、
B、
C、
D、
E、
2、③A.尿酮体(+)B.尿中白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C.柏油样便D.血红蛋白<g/LE.大量管型尿
1、泌尿系感染可发现
A、
B、
C、
D、
E、
2、上消化道出血可发现
A、
B、
C、
D、
E、
3、酮症酸中毒可发现
A、
B、
C、
D、
E、
4、贫血可发现
A、
B、
C、
D、
E、
3、③A.大肠杆菌感染B.深大呼吸C.间停呼吸D.水冲脉E.全血细胞减少
1、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
A、
B、
C、
D、
E、
2、再生障碍性贫血时
A、
B、
C、
D、
E、
3、酸中毒时呼吸是
A、
B、
C、
D、
E、
4、肾盂肾炎的病因常是
A、
B、
C、
D、
E、
4、③A.交替脉B.水冲脉C.脉搏短绌D.奇脉E.重搏脉
1、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
A、
B、
C、
D、
E、
2、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
A、
B、
C、
D、
E、
3、脉率少于心率
A、
B、
C、
D、
E、
4、脉搏一强一弱交替出现但节律正常
A、
B、
C、
D、
E、
赞赏
长按如何治了白癜风哈市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grennongye.com/jxcyzz/7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