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属一类传染病)俗名“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其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口蹄疫在每年不同地区均有发病,现在又到了猪口蹄疫的高发期,由于去年冬季气温较低,南方阴冷潮湿造成猪口蹄疫发病较严重,为此,向广大养殖户在这个病上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供大家使用参考。
一、病原学
口蹄疫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口蹄病病毒属,单股RNA,无囊膜。病毒呈球形,直径20~25纳米,有7个血清型,即O、A、C、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以及亚洲l型。我国分布的口蹄疫的病毒型为O、A型和亚洲I型。
二、流行病学
1、主要感染猪等偶蹄动物,带毒和发病的动物为主要传染源。尤以发病初期的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本病毒主要以空气传播为主,传染性极强,能在一昼夜随风传播到公里以外,流行特点多发于冬春、秋季,气候比较寒冷时。
3、易感畜群: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有差别,以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发病最严重,死亡率高。
三、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病初发烧41℃,口流涎1—2天后,在蹄冠、蹄叉、鼻镜、齿龈、舌面、口、乳房的乳头等毛少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发热,吃食减少,2-3天后水泡破裂,形成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面,如继发细菌感染,即发生溃疡。在口腔发生水泡的同时,趾间和蹄冠皮肤红、肿,进而色苍白,形成水泡,水泡破溃后留下红色溃疡面,以后结痂。如有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蹄不能着地,甚至蹄壳脱落。乳头也常发生水泡,进而出现烂斑。有继发感染时,引起乳房炎,泌乳停止。初生仔猪和哺乳仔猪,通常呈急性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10日龄以内的仔猪由于疾病呈急性经过,解剖主要是心肌炎,可见到红白相间的条纹状的变性坏死,心肌扩张、色淡、质变柔软,弹性下降,即“虎斑心”。四、有效防治方案
(一)紧急防治措施:一旦爆发口蹄疫应当迅速上报畜牧主管部门,对疫点进行封锁隔离,病群全部销毁,运输工具、猪舍、饲养用具等用天安碘洁、天安消毒威、天安溴洁、天安消毒优等消毒药物彻底消毒。
(二)免疫防制: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主要措施。
(三)治疗:原则上不治疗,若需要,可以对发病猪首先要加强饲养和护理,并保持猪舍清洁、通风、干燥、保持安静。
预防方案:(1)、10%阿莫灵0g+免疫肽g+卡巴匹林钙g,混合拌料1吨,连喂5-7天;
(2)、10%阿莫灵0g+扶正解毒散超微粉0g+卡巴匹林钙g,混合拌料1吨,连喂5-7天;
治疗方案:(1)、板蓝根注射液+壮观头孢或天安一针好或阿莫西林钠,混合注射,连打3-5天;
(2)、菌毒双剑+天安真好,混合注射,连打3-5天;
(3)、天安太奇+天安太极,混合注射,连打3-5天。
欢迎大家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grennongye.com/jxcyzz/73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