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患者定期随访就诊非常重要

  以往的炎症性肠病多见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国被认为是很少见的,但近二十年来在中国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就在年,在中山市进行了一次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已达到万分之三。这是记者日前从医院炎症性肠病(IBD)高级医生培训班获悉的。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中山六院消化内科首席专家胡品津教授指出,炎症性肠病由于病因尚未明确,症状与普通肠炎很像,患者个体表现差异较大,缺乏特异性的临床检测手段,误诊误治的现象较多。

  高发于年轻人

  胡品津指出,炎症性肠病高发于年轻人,在儿童期就开始起病的病例已越来越多见,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根据我国统计资料,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高峰年龄是35-45岁,克罗恩病的发病高峰年龄是25-35岁。前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后者表现呈多样化,通常包括消化道表现、全身性表现、肠外表现及并发症,消化道症状主要是腹泻和腹痛。

  尽管与普通腹泻、一般肠炎症状相似,但其实二者不同。溃疡性结肠炎容易有血便,克罗恩病则有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这些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起病和发展。而急性肠炎有很明确的诱因,急性发作,短期内会好。但是,炎症性肠病病程长,无法治愈,许多病人在拿到诊断书时感觉痛不欲生。他说,炎症性肠病好比是“绿色癌症”,90%以上不会致死,但也难以根治。

  炎症性肠病或因环境太干净

  探究炎症性肠病的病因,不少人提到,经常熬夜、长期疲劳、吸烟、生冷不洁饮食、精细饮食会诱发炎症性肠病。

  对此,胡品津不认同,炎症性肠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这种病有遗传易感性,是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引起免疫失调,从而导致人体肠道出现一系列的慢性炎症反应。而环境因素或许就是我们的生活太干净。现代人吃的、用的都强调消毒,人体的免疫系统反而失去了锻炼和完善的机会,于是导致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他强调,炎症性肠病并非因你做过什么事情,也没有人传染给你,跟饮食和吸烟无关,紧张的生活方式也不会引起它。但是如果易罹患该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只要劳累、生气、感冒就会导致复发或加重。

  病程长癌变几率高

  很多人对该病不太了解,殊不知发作起来很凶险。病程较长,且常反复发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可继发严重并发症,瘘管、腹腔脓肿、肠狭窄和梗阻、消化道大出血、急性穿孔,甚至癌变。

  “炎症性肠病如果侵犯到大肠,范围广泛,且病史长的,癌变风险大大增加。”胡品津指出。有统计数据显示,炎症性肠病患者经确诊后8-10年,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以每年0.5%-1%的速度递增。因此,炎症性肠病患者,医院就诊随访。治疗该病有一系列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让症状消失。即使在非发病期也应当坚持吃药,这被称作“维持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复发的频率,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小知识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简称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的两个疾病是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往往有腹痛、便血、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尚无法根治。

  专家提醒

  腹泻、便血两周不愈应做肠镜检查

  问:如何早期发现炎症性肠病?

  胡品津:如果腹泻、便血症状连续持续两周以上,且常规的肠炎药物治疗无效,医院做肠镜检查,判断是否患上炎症性肠病。除了肠镜检查,抽血化验、大便化验、胃镜、钡餐试验这些检查也可以能要做。

  (记者:叶芳通讯员:简文杨)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grennongye.com/jxcyzq/74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