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症状,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我国腹泻病人均年发病约0.7次,5岁儿童的人均年发病为1.9次;对21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估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有万人患有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腹泻、肠炎,5岁小儿有3亿人次。
腹泻的发病基础是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运动等功能障碍,使消化液分泌量增加,食物不能完全分解,吸收量减少和胃肠蠕动加速等,最终导致粪便性状稀薄和排便次数增加。根据腹泻的病因,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感染性腹泻、消化性腹泻、急性腹泻、激素性腹泻和菌群失调性腹泻。
目前国内治疗腹泻的药品由过去单一抗菌药物逐渐演变为中药、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肠道黏膜保护药和收敛止泻药等多种品种。临床常用的止泻药有以下几类:减弱肠道蠕动类,如苯乙哌啶、易蒙停、得舒特等;收敛吸附剂,如双八面蒙脱石、药用炭;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整肠生、酪酸菌制剂、乳酸菌素和乐托儿;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的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等,诺氟沙星、呋喃唑酮、小檗碱等;收敛药,如鞣酸蛋白;肠道保护药,如次碳酸铋;中药制剂,如泻痢消胶囊(片)、香连丸、固本益肠丸等;阿片类制剂,如复方樟脑酊;平滑肌解痉药等。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诺氟沙星、小檗碱等药的不良反应,以及滥用抗菌药物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未来对非抗菌药物类止泻药的需求将会逐步增加。
中药止泻药、微生态制剂类和蒙脱石散类将是未来非抗菌药物止泻药主要产品。微生态制剂针对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能起到补充有益菌的作用,但不能根治腹泻;中药止泻药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中医认为,腹泻属于“泄泻”、“痢疾”范畴。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肠,湿邪内盛、脾胃及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是主要病机。致病因素主要为湿,《难经》云“湿多成五泄”。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补虚为主要治法。在这里小编就给您举荐一种治疗腹泻的常用中成药——泻痢消片(胶囊)。
泻痢消片(胶囊)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研制的治疗腹泻的拳头产品,由“黄连、苍术、白芍”等12味中药精制组成,为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其功能主治为“清热燥湿,行气止痛,化浊止痢。用于湿热泻痢,泄泻急迫,泻而不爽,大便黄褐色或便脓血,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后重,心烦,口渴,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急性肠炎,结肠炎,痢疾等见上述证候者。”临床常用于腹泻、急性肠炎、结肠炎、菌痢等疾病的治疗。治疗腹泻时,可酌情联合使用喹诺酮、β-内酰胺、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
临床研究显示:以复方黄连素片为阳性对照(36例),泻痢消胶囊治疗湿热内蕴所致泄泻(例)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88.6%,两组总有效率相同;在大便泄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肠鸣、口渴、小便短黄等单项症状的消失率相比,疗效基本相同;两组治疗前后积分下降明显(P0.),说明泻痢消胶囊对湿热内蕴所致泄泻治疗效果明显,且实验组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正常,未发现不良反应。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