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
相关信息、最新研究、治疗进展的分享平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但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UC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情以轻一中度较为常见¨。。5一氨基水杨酸(5一ASA)作为治疗轻一中度UC的一线药物,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通过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有关。“。
有相关研究发现,肠黏膜5.ASA药物浓度与UC内镜、组织学评分及slL一2R、MDA、CRP等炎症分子水平呈负相关,并且肠黏膜内5一ASA药物浓度不稳定可能与UC复发有关、”,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5一ASA不同药物制剂在UC肠黏膜浓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检测5.ASA不同药物制剂在UC患者肠黏膜中的浓度,来指导临床更好治疗疾病。
「讨论」研究历史ASA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大约已经有50年历史了,目前局部用药作用机制比较明确,余尚未完全清楚"1。局部用药对UC患者显著的疗效提示了提高5-ASA在病变组织中药物浓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合适的药物剂量、剂型及靶向给药在治疗UC患者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也在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来分析和对比5-ASA不同药物剂在UC患者肠黏膜中的浓度。
目前状况目前,相关的体外研究表明5-ASA药物浓度与其抗炎效果呈正相关关系Es],Brunner等一1通过标记5-ASA在UC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来追踪其分布,发现5-ASA有效的药物浓度与UC临床缓解与复发有着直接的关系。Frieri等。1叫研究发现美沙拉嗪在肠黏膜中浓度高低与内镜及病理的缓解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与重度UC术后复发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口服5-ASA量的增加与肠黏膜5.ASA浓度增加并不总是呈平行关系?。,我们认为,这与UC患者个体的差异性及体内多种因素影响5一ASA在肠黏膜中浓度水平有关。尽管如此,目前国内外关于5.ASA不同药物制剂在UC肠黏膜浓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少。
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5-ASA在经过上消化道时被很快吸收,而不能以有效浓度到达远端肠管的病变部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一种是缓释系统,包括pH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本研究发现单纯口服药物制剂中,5-ASA(艾迪莎、颇得斯安)在UC患者肠黏膜中的浓度明显高于5-ASA前体药物(柳氮磺砒啶),而pH依赖性的5-ASA肠黏膜浓度明显高于时间依赖性的5-ASA(P),我们以pH依赖性的5-ASA患者为对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口服联合局部用药(灌肠)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单独口服用药的患者(P0.05),且内镜下及组织学缓解期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活动期(P0.05),提示5-ASA可以有效减轻UC患者肠黏膜炎症从而维持临床缓解,这与D’Inca等。1副研究结果相似。
未来需要更多类似的研究支持此结论,也可以进一步探讨5-ASA药物剂量与肠黏膜浓度的关系,与其他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联合使用是否会影响肠黏膜5-ASA药物浓度,5.ASA在克罗恩病中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
浙江眼科医师大会姚克教授白内障人工什么是更年期更年期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