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炎热的夏季,天气温度比较高的时候,人们出汗较多,体内的氯化钠、水分和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等无机盐和营养物质也会随着汗流失不少,引起水盐代谢失调;不仅如此,还会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减少,导致胃液酸度降低;大量出汗也会使体内钾离子过多丧失;体内蓄热和出汗过多,也使胃肠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加之为了散热,血液多集中于体表,而胃肠道供血减少。这些劣性改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食欲减退和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很多人的消化功能降低,胃口就会不好,且易出现胃脘不适,乏力倦怠等症状,有的人还易发生胃肠道疾患。若处理不好,亦会诱发其他一些胃肠道疾患。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必须讲究饮食调节,采取相应有效的科学措施。
夏天最宜清补。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如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菌类(如香菇、平菇、银耳等)、薏仁米等。经合理烹调,可做成多种美味佳肴,不仅能增进食欲、补充营养,且可消暑健身。此外,还可进食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毒药粥”,它们具有一定的驱暑生津功效,而且味美可口。
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多,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的摄入量在~克为宜,且要求一半以上为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和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盛夏机体代谢的需求。同时,为增进食欲,在饮食制作方面应力求烹调可口,注意花色品种的增加和变化,亦可适量选用一些辛香类调味品。此外,须讲究饮食卫生。暑天饮食卫生特别重要,必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要买变质的食品原料;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即使天气再热,饮食上也不可过分贪凉,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注意补充盐分和维生素。盛夏,人体大量排汗,氯化钠损失比较多,故应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补充盐分。每天可饮用一些盐开水,以保持体内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相对稳定。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因此,在夏日应多吃一些富含上述营养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虾皮等,亦可饮用一些水果汁。
夏日勿忘补钾。暑天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比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倦怠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热天防止缺钾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钾食物,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钾,可多吃些草莓、杏子、荔枝、桃子、李子等,蔬菜中的大葱、芹菜、毛豆等也富含钾。茶叶中亦含有较多的钾,热天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个体体质。顺应自然的变化是一个总的要求,但还需要结合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简单来说,根据阴阳,可对体质不平衡的人进行分类,粗分为阳气亏虚或阴血亏虚两大类:阳气亏虚的人群,夏天“长”不足,应补阳气以助“长”;阴血亏虚的人群到了夏季,外热易于引动内火,致使病理之火旺盛而损伤阳气,调养目标是滋阴养血,使之不碍阳气的正常生长。就饮食调理而言,阳气亏虚的人,在夏季应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气虚为主的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山药、大枣、猪肉、牛肉等;阳虚明显的,可食用有一定补养阳气作用的食品,如花椒、生姜、羊肉等。对于阴血亏虚的人群,血虚明显的,饮食调养可食用桑葚、荔枝、黑木耳、大枣、猪肉、甲鱼等食物;阴虚明显的,可多吃些杨梅、葡萄、西瓜等水果以及鸭肉、牛肉、鱼类等食物,对葱、姜、花椒等燥热的调味品应少吃。
夏季饮食要注意卫生。夏季人们往往易于贪凉饮冷,食用瓜果较多,但这时细菌等微生物也生长活跃,不注意饮食卫生就容易患肠炎、痢疾等疾病,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夏季胃肠道疾病的最主要措施。瓜果蔬菜注意清洗干净,食物最好不要长时间放置,夜晚睡眠时注意腹部保暖。
顾护“阳气”,勿过寒凉。夏季酷暑当令,气温炎热,容易引动内火,对人体造成伤害。此时可选食性凉的冬瓜、黄瓜、西红柿、苦瓜等蔬菜,香瓜、西瓜、柚子、葡萄等水果,以及适当的冷饮等,有助于降温避暑。但不可过食冰冷食物,以免损伤阳气。夏季人体外热而内凉,不可过食寒凉食品以伤阳气,否则可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夏天气温高,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热的生理反应。出汗多,饮水多,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益于健康。但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违背“春夏养阳”的原则,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病症。尤其是老年人,其脾胃阳气已逐渐衰退,过食生冷食物会进一步伤及肾阳,造成痛泻不止。儿童消化机能尚未充盈,在夏季又易感暑热湿邪,如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淇淋、饮料等,极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
夏天适宜的食物主要有:
(1)肉、蛋、奶的选择。猪瘦肉、牛肉、鱼肉、鸡肉、鸭肉、动物肝脏等,奶及奶制品,咸鸭蛋、咸鸡蛋、松花蛋、蛋黄等蛋类。
(2)水果的选择。如柑橘、葡萄、草莓、西瓜、梨、甜瓜、桃、杨梅、乌梅、李子、红枣等。
(3)蔬菜的选择。如苦瓜、丝瓜、南瓜、空心菜、马兰头、番茄、蒜苗、茄子、鲜藕、绿豆芽、黄瓜、冬瓜、菜瓜、香菇、紫菜、海带等。
(4)主食及豆类的选择。绿豆、赤豆、小米等各种主食均可,还应适当食用粗粮和豆制品。
(1)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泻。
(2)不要大量补水。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
(3)夏季忌暴饮暴食。
(4)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早餐:小米、鸡蛋、绿豆、萝卜、圆白菜、芹菜、海带、青椒等,如小米绿豆粥、花卷、煮鸡蛋、多味蔬菜丝。
加餐:酸奶。
午餐:粳米、鳝鱼、冬瓜、糙米、虾皮、鸡蛋、芹菜、杏仁、豌豆等,如二米饭、杏仁拌豌豆、翠皮爆鳝丝、冬瓜虾仁汤。
加餐:西瓜适量。
晚餐:百合、苦瓜、玉米面、粳米、猪瘦肉等,如百合粥、玉米面发糕、家酿苦瓜。
在炎夏酷暑的季节,有些人会反复或者长期发热,称为夏季热,又叫暑热症,最多见于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由于这些人体质较差,或者神经系统出现障碍或者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季的酷热环境,造成发热持久不退。在这里,为大家推荐几则对暑热有缓解作用的治疗方法。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几则对暑热有缓解作用的治疗方法。
蚕茧山豆粥
原料:蚕茧10只,山药30克,糯米30克,红枣10只,白糖适量。
做法:蚕茧煎汤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同山药、粳米一起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1次。
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同用对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等有效。
荷叶冬瓜粥
原料:新鲜荷叶2张,冬瓜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新鲜荷叶洗净后煎汤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冬瓜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
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者食用。
益气清暑粥
原料:北沙参10克,西洋参1克,知母5克,石斛10克,粳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同煮成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早、晚服用。
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适合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者食用。
—END—
编辑:刘贺杰
版权声明: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grennongye.com/jxcyzl/jxcyzl/8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