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晔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温晓晔,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热线”栏目,专题讲解“夏季为什么爱得急性胃肠炎?”
疾病定义急性胃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通常因进食不洁、生冷或刺激性食物而诱发,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常由粪-口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威胁生命。疾病类型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临床上以感染性急性胃肠炎更多见,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又可分为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等。
进食生冷刺激食物、服用对胃肠道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酗酒、海鲜过敏等可引起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细菌感染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可引起,即食物中毒,也可因接触带菌者或饮用生水引起。小儿患者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成人常见的致病菌为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弯曲菌、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
成人诱发因素饮食不洁,包括食用被苍蝇、带菌者或患者污染的不洁饮食,饮用生水,食用生肉、变质食物、冰箱里长期存放的食物或冰冻的食物等;近期有旅行或疫区接触史;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
症状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与摄入微生物及毒素的类型和量有很大关系,同时,不同人的抵抗力不同,也会导致症状差异。
感染性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大便的性质可因不同的致病菌感染而差异很大。病情未能及时控制的患者,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婴幼儿与老人,可能会伴随有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等更为严重的表现,需格外注意。
急性胃肠炎患者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当出现剧烈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排黏液脓血便、高热、脱水、休克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急性胃肠炎通常可凭症状进行诊断,医生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病因及严重程度,进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病情较轻者可在门诊处理,病情严重者需住院治疗。一般治疗急性胃肠炎一般不需要禁食,如有严重呕吐则需要禁食。但不论禁食与否,都应在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多喝水。少吃多餐,进食少油腻、易消化、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混合食物,尽可能增加热量摄入。禁食患者应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病毒导致的急性胃肠炎无需针对病因抗病毒治疗,只需补液及药物对症治疗即可。
由于部分抗生素本身可致腹泻且抗生素滥用易导致细菌耐药,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在必要时根据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患者应避免就诊前自行服用抗生素等不规范治疗。
家庭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体温、脱水情况等,若出现症状加重,医院就医。住院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等了解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肠黏膜保护剂和吸附剂蒙脱石有吸附肠道毒素和保护肠黏膜的作用,已被证实在急性腹泻中能够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频率。微生物制剂肠道益生菌组成的特殊活性微生物制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可以用于治疗腹泻病;尤其是对病毒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对侵袭性细菌导致的腹泻没有明显疗效;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治疗有效。编辑:邹阳阳责任编辑:韩力
投稿邮箱:jilinsheng
.